企业转型 运营时代 新风口 其他

后连接时代的造房逻辑(只有年轻人才看得懂,中老年地产人慎入)

admin

admin

发表于 2015-11-10 01:29:04

QQ截图20151116142653.jpg

上月,小编入手新书《场景革命》,作者吴声系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利用场景思维策划互联网商业案例是吴老师的强项。书中理论前卫新颖、案例丰富多彩。


房企转型,如何寻找新的玩法?什么才是房产新的入口?以产品为中心营销逻辑与以人为中心连接逻辑到底有何不同?


本着跨界、混搭的心态,小编拜读三遍,将其中佶屈聱牙之理“译成”地产人语言,结合当前地产实践,斗胆畅想后连接时代的地产玩法。


背景

电商繁荣、移动端和IOT(万物互联)爆发,我们步入以手机、APP、朋友圈和WIFI为基础设施的后连接时代。后连接时代对商品的定价和收费,更关注是与谁在何种场景被满足。当刚需探底,做惯了重资产、长周期开发的房企该如何转身,抓住后连接时代的“造”房逻辑


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今天,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都已足够方便。为产生新连接,需要构造一定的场景,场景本是影视用语,从电影角度讲,不同的场景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同的场景,意义大不同。


在互联网领域,场景常表现为与游戏、社交、购物等互联网行为相关的,通过支付完成闭环的应用形态。作者认为不断链接不同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方式是场景。而小编则认为,链接过剩时代只有场景足够新颖有趣,才会有接下来的连接和玩耍,因此,场景构建是需要走在连接之前。



1场景造物的生态逻辑

锤子手机发布会,《吸血鬼》追剧,欧冠决赛……你的刷屏何尝不是我的孤独。一个场景对于另外特征的社群可能意味着无感和漠视,粉丝热衷于自己的群体属性。


当刚需步入改善,房子也不再是90后必需品。如何引爆群体社交沟通而居住在一起,从而获得溢价?何时,楼盘也来一场让粉丝期待的新品发布会?何时,楼盘不再卖钢筋混凝土,而是为粉丝打造属于自己的群体属性


2场景造物的体验逻辑

万物链接之后是共享还是分享?谁帮流量变现?谁又生成新的流量?无论实物、信息、视频或图文,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了商业的胜负手。后连接时代,人们喜欢的可能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


样板间的装修不再只是为居住而设,而是为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看。销售的说辞不再过多出现开间和进深,而是尝试构建场景氛围来满足客户的情感诉求


3场景造物的人格逻辑

流量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当商品的必需性降低,想要代替需要成为个体评价商品的新标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基于更加鲜活的人格吸附所形成的人格连接。


话语权与信任感相映成趣,社交推荐取代纯售卖,关键词是场景,基于场景的分享,是利于传播的内容,是可信赖的关系。更具公信力和活跃度的人是获取用户成本较低,同时也更精准与智能的流量入口。王石是可以带上《道路与梦想》出现在万科售楼处的。王思聪也是可以在万达广场开电竞厅的。


4场景造物的势能逻辑

《复仇者联盟2》上映时,多少漫威粉丝在刷屏,社群动力助其成为人气电影。社群的自组织、自媒体、自传播,自上而下更自下而上,场景时代是对流量时代的革命而非改良。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房天下的业主论坛是可以为房企的下代产品出谋划策。房企也是可以培养粉丝成为自己下代产品和服务用户追随者的。


正在发生的地产场景革命

移动互联正深刻影响今天主流的思维范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信今后房子的选择,既是选择一种圈层标签,也是在表达自我态度


1长在朋友圈的碎片化场景

“保利是个P”,“万达员工食堂吊炸天”,“上海属于爱人和勇士”,“高层住宅选哪一层好”……朋友圈代表了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和自我存在的证明,碎片化分享的背后即为连接场景,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在基础设施上构建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首先不是去理解,而是尝试从基础设施上长出来




从朋友圈切入,我们会发现:

微信成为场景基础设施,能长出“大象公会”,“知乎”,也能打造物业沟通群;

围绕朋友圈做资源匹配是用户获取和经营的基础逻辑;

图片社交、O2O等互联网应用拓展了场景边界,但它们只是工具;

场景化思维使产品功能清晰,结构化组件能力突出。


2共享经济崛起的DNA

Airbnb在既有房屋短租场景外又开拓了餐饮场景,为何做短租的要做餐饮分享?当它在家庭旅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后,用户对享受异地美食也有很高的期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促进了众创空间和联合办公场景的兴起,基于办公场景的服务也随之登场。




共享经济的核心逻辑:

“场景”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立的重要工具,新的场景意味着新的连接;

基于新的用户需求和体验,以共享经济的逻辑,形成一种全新的产品打法和场景分类。


如Airbnb提供餐饮场景,Uber商业模式也开始基于物流场景、同城快递场景等。新场景不仅在连接、体验和细节上更大胆、真实,且超越了以往对场景的分类。利用好现有的建筑存量构造新的场景,促成新的连接,让房子稍做改造便能快速投入使用,这是共享经济思维。未来,地产人应该是场景构建人和活动策划人。


3颠覆传统互联网入口的核心逻辑

传统的产品运营和营销推广思维,即熟悉的4P理论。传统商业闭环非常重视渠道,包括传统渠道和新渠道。无论是线上商业还是线下商业,思维本质是流量逻辑。


移动互联的碎片化导致传统模式迅速失效,场景成为入口核心。我们的各种“自high”通过网络几何级数放大,静态的场景动态重构不断在朋友圈更新,将用户卷入。产品变成应运而生的场景,用户自觉成为产品的传播者,流量逻辑被颠覆,场景成为新的入口。


支撑地产场景的核心要素

塑造场景化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核心要素:体验、链接、社群、数据。


1体验

小编理想的售楼处应该是走出地铁口,就被WIFI覆盖了。立体草坪上,有花瓣少年的魔鬼步伐。甲班露台上,飘来烧烤的香气。走进大玻璃房,不点个酒或者唱个K,都不好意思自己是来看房的。


为什么客厅的样板间不能做成酒吧的场景,吧台直通阳台,有投影仪、音响和沙发。盖了那么多房子,开发了那么多户型,应该没有谁比开发商更了解房子的哪些模块适合构建什么样的场景了。


当房子不再是刚需,场景会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应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


2链接

团购场景、打车场景背后隐含了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的升级,这种变化更多的时候带有极强的赢家通吃效应和链接的乘法效应。我们习惯在微信群中,在自己的链接关系中分享各类优惠券、打车券。Uber等企业追求的不是与出租车比价格和毛利率,而是要重塑生活方式和App依赖度,形成下意识的场景联想。


当售楼处的炫酷、性感和青春的躁动不安能带给年轻人不一样的体验时,朋友圈里的场景联想是能够节省开发商的渠道费用的。


3社群

有人和小编说,房子的价格那么高,不会像手机那样,可以实现粉丝经济的。好吧,小编承认了,即使买房不行,租房也是可以的。当下火热的You+公寓,蘑菇公寓,青年汇等场景能够形成碎片化的新流量,但小编想说,赚惯了动不动就多少亿投资的钱,开发商们似乎不愿意做这些小生意。


理解现代商业的底层逻辑,就是要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六个鲜明的特点:“想要”而不是“需要”;追求即视感,所见即所购;态度比功能重要;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沟通评价。


4数据

当大家都在谈互联网+的大数据时,我们可爱的王石先生开口了:“你们之间怎么谈我不在乎,但是请你们不要在我面前说‘大数据’三个字。大数据和我们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但是作为传统行业,我们数据还不全的时候,我们谈什么大数据呢?”所以小编就不多说了。


结语

小编最近到处在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有互联网行业,也有传统行业。作为传统地产从业者,小编深深觉得自己的脑洞还不够大。与此同时,其他行业各种新奇的玩法正一步一步向传统地产行业逼近,小编是既羡慕,又觉得危机四伏。我们地产的新玩法究竟在哪里?让小编带大家下期继续思考—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场景的商业应用

你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