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 运营时代 新风口 其他

中奥刘建:走出一条物业帝国路

admin

admin

发表于 2015-12-17 15:24:19

[ 导读 ]

如果全国有第一家能够把这个模式走通,实现商业化,实现盈利的,我相信一定是中奥到家。


2015年11月的25日的港交所属于刘建。


他和他的中奥团队巧经历了十年征程之后终于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首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专业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


中奥的上市之所以引起轰动,因为他背后并没有家大业大的地产母公司。 在物业管理是成为开发商转型升级越来越重要的抓手情况下,中奥的崛起给头脑发热背景为王的资本市场猛灌了一剂清醒剂。


刘建身着裁剪合体的西装,站在卫哲和周忻中间稍显拘谨,眉目中却是掩盖不了的沉稳与坚定,一种老物业人的专属神情。


▲左起卫哲、刘建、周忻

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一个随性简朴的创始人,三男一女组成的初创团队,中奥到家资本之路上的故事就这么轰轰烈烈上演了。


   1  ● 

“我们都是野生动物”


中奥有一个300多人的微信大群,进去之后你会吓一跳,因为所有人的头像都规律齐整,身穿工作服,背景统一是一块“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牌匾。


▲刘建在办公室


今年48岁的刘建一直描述自己的团队为野生动物,所有项目经济都以创业形式来实现。“做物业你肯定希望获得业主的信任,但要想获得诚信,首先你本领得过硬吧,必须要做好了别人才能认同你。所以他将这句看似老古董的话作为公司的座右铭, 员工们倒也欣然接受了。


2005年9月,中奥物业单独拆分成立。市场化伊始,刘建并没有刻意扩张的野心,但总有物业和开发商找上他们,让他们试一试,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没有多少钱一平方米的说法,合作方象征性付一块钱物业费,后期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给中奥。他们借助中奥的服务打响品牌价值,提高房子溢价,解决后顾之忧。大家各取所需,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但时间久了,刘建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在那之后的每次合伙人会议上,刘建总是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他对脑海里某种不确定性始终心存疑虑。“我们当时还是停留在‘人’身上,但是后来发现模式更重要,我们不能光靠卖人力获得长久的回报,我们需要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模式和机制。“刘建说。


对于这两年才开始慢慢崛起的物业市场,以前的观念都保守陈旧。怎样让小区增值保值,业主住得安心,原本开发商的职责慢慢转嫁到了物业服务商身上。


对此刘建的答案是,让这些变成市场行为,培养客户的粘性,通过粘性来转换更多的延伸价值。


“我全国看下来,别人的模式我都看不清楚,只有中奥到家的模式我能看清楚,团队也看清楚了。如果全国有第一家能够把这个模式走通,实现商业化,实现盈利的,我相信一定是中奥到家。”至于后来中奥模式的市场口碑,嘉御基金投资人卫哲的话给到了点上。


在很多人的眼里乔布斯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打造了一个市值最大的公司,但实际上苹果公司作为一样有形的东西早晚有一天会衰落,虽然我们现在不太好预测这个具体的时间,就像2000年的时候我们也不太能想象微软会陷入颓势一样。


而模式和理念这东西不一样,它可以演变成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传承,让刘建在无可奈何或措手不及的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这安身立命的存在根本。


    2   ● 

“没有为钱红过一次脸”


中奥初创团队里的四个人,除了梁兵,其于都是酒店业出身。而对于物业老兵梁兵,刘建也是卯足了劲才请到的他。


“虽然那时候我们的工资都不高,但是我认为我开出的条件梁兵没有办法拒绝我。”刘建嘿嘿地笑,他的身上嗅不到多数创业者的狂妄清高,他评价自己是一个直接且感性的人。


这个四人组的创业团队分工很明确。梁兵较为开放,有聪明才干,刘建让他分管业务拓展,政府对接等方面;龙为民就比较成熟老练,所以营运这样的内部管理工作自然就是他的囊中物;陈卓来自湖南长沙,是个性格泼辣的女性,做业务更是一把手,把整个企业交给他刘建也放心;至于刘建自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和他们合作商量怎么把事业做大做强。


有一回陈卓和龙为民因为某件事情上的分歧吵得很厉害,两个人当着满屋子人言辞激烈地陈述自己心中更有益的观点,最后不欢而散。


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其他员工,大家都觉得这种尴尬氛围将持续一段时间。第二天中午,众人却在食堂里看到了相谈甚欢的两个人,好像昨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刘建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团队,但却从不抹杀个人风格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做事风格都不一样,在磨合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虽有摩擦,却从来没有为钱为利益红过一次脸,所以现在四个人的感情很深。


后来万达找到刘建和梁兵,开价200W年薪想挖他们,刘建说完全不动心肯定是假的,但他觉得他们四个人完全可以干一番更大的事业。所以在花了4年的时间磨合之后,他们就坚定了一个信心:干大!上市!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刘建几乎寸步不离办公室,为了立个标书睡在办公室三天三夜。虽然他内心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坚信不疑,但人总得生存,信用和魅力是创业者的关键基因。要能做到仅仅给人描述一个愿景,就能让他们信服于自己。


刘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信奉佛教的,他总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较真,吃亏是福”。这让我想起了和刘建司机小赵交谈中他所提到的的“归属感”,或许可以归于这类情感,他说他看到了很多从下往上的样本,获得了一种坦荡激扬的精神满足。


   3  ● 

“学历?资历?实力?我选人只看勤力”


11月25日上午,中奥到家(01538.HK)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刘建做大做强的梦想也算实现了,他却反而觉得到了这个年纪再上市似乎有那么点晚了,中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刘建觉得自己就是一面反射墙,从自身素养可以看出企业将来会和什么样的人合作,说白了就是劳苦大众,这样的人才会给公司以更踏实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人到了他这个岁数才能练就一身武艺。


在此期间也有离开中奥团队的员工,后来去万科、绿城等企业当上了高管,刘建笑称中奥就是物业界的黄埔军校。


他一直在强调一个词——勤力,物业行业并不是技术型行业,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服务让客户把钱给你,第一是要勤力,第二就是要执行力。刘建专注勤奋、思维清晰、有主见,所以当他从酒店领域转入物业领域的时候,他能把经验和能力无缝对接。


然而在确定上市之前,他的欲望野心又很淡,过于注重价值观的体现,所以在此之前他做了所有努力,唯独没有把这个物业帝国包装精美往外推送。


他很喜欢看《乔家大院》,在一代巨贾乔致庸身上,人能学到最宝贵的诚信经营理念,以及作为儒商的浓郁理想主义色彩。


▲刘建于港交所发言


中奥之所以成长的这么快,主要是在利益分配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让员工愿意干,干得多就拿得多。所以从05年开始成立、扩张,到07年底08年初管家体系初步完成,再花两年半升到一级资质,中间实现了ISO9000、 ISO14000和OHSAS18000的三级认证,直到今年易居资本和嘉御基金进来。


这看似一气呵成的故事,个中滋味却是冷暖自知。


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在上市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投资中奥到家,看中的是其独特的“管家”式服务,管家将会是成为未来物业管理当中的一个支点。专注于客户的认可,这也是第三方物业获得市场认同的核心价值。


关于未来,老好人刘建终于不再低调。他积极寻觅并购合作对象的声音也慢慢传向了资本市场,你可以认为站在变革浪潮下的中奥闻到了血腥滋味,刘建终于向资本意志妥协。但做企业就是这样,理想化和利益化不是非得站在对立面,只要你的创始人能让他们完美共融。


更何况刘建的预想是这样的:“我们未来在资本化之后会培养大批的合伙人,我们的合伙人就是符合共创共赢共享,在这个基础上给他足够的尊重以及足够的权利。”


纠结于利弊得失的人往往是拧巴的。无所依托的思维往往也刺激不了深邃细腻的创业神经,导致各种流于表象的问题接踵而至。而创业的意义在于新思维的迸发,并发扬光大。不抛弃历史源流,但也不束缚于过往。


刘建显然深谙此道。


笔者按:

刘建和中奥的故事至此讲完了,但他们未来要走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依然任重道远。刘建和中奥用真实的创业故事让物业变成了一个更令人尊重的职业,而资本逐鹿的背后是一个更振奋人心的物业神话的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


你的回应